在体育与政治交织的舆论场中,达拉斯独行侠队老板马克·库班近日抛出惊人观点,将前美国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与NBA知名人物“球爹”拉瓦尔·鲍尔相提并论,称二者皆为“炒作大师”,这一言论迅速引发热议,不仅揭示了现代媒体环境中名望构建的共性,更折射出体育界与政治圈在舆论操纵上的微妙重叠。
在接受一档商业播客采访时,库班谈及公众人物的影响力策略时,毫不避讳地以特朗普和球爹为例,他指出,无论是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塑造政治形象,还是球爹凭借夸张言论推广其家族品牌,核心逻辑均是通过“制造争议”吸引眼球。“他们深谙媒体运作的规则,每一句话都经过精心设计,目的不是传递事实,而是抢占头条。”库班强调,这种策略在短期内或许能积累关注,但长期可能削弱公众信任。
库班的类比并非空穴来风,特朗普在任期间,曾通过推特发布超过8000条争议性内容,其团队甚至将“混乱即阶梯”作为公关心法;而球爹则凭借“我儿子能打爆乔丹”等言论,成功将儿子朗佐·鲍尔及家族品牌BBB推向全球视野,尽管领域不同,但二者均通过极化言论实现了个人或商业目标的最大化。
媒体生态的利用
在信息碎片化时代,公众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,特朗普与球爹均擅长利用媒体“追逐冲突”的特性,通过挑衅性言论制造话题,球爹曾声称“詹姆斯家族不如鲍尔家族”,而特朗普则常以“假新闻”攻击媒体,二者均通过树立对立面强化自身形象,体育评论员凯文·史密斯分析称:“这种策略的本质是转移焦点——当人们争论对错时,他们已悄然成为炒作链条的一环。”
品牌构建的虚实结合
特朗普通过《学徒》节目塑造“商业巨头”人设,进而为政治生涯铺路;球爹则通过包装儿子们的篮球生涯,推动BBB品牌从球鞋扩展到娱乐产业,尽管BBB最终因质量问题遭遇滑铁卢,但其初期估值仍高达10亿美元,印证了炒作对资本流动的驱动力,库班在采访中坦言:“体育与商业的边界正在模糊,但过度依赖炒作可能反噬根基。”
受众心理的精准拿捏
研究显示,极化言论更容易激发粉丝的忠诚度与反对者的敌意,从而形成稳定的“注意力经济”,特朗普的支持者将其视为“打破规则的反叛者”,而球爹的追随者则称赞其“父爱的极致表达”,心理学家指出,这种情感绑定使公众忽略事实核查,陷入“立场优先”的认知陷阱。
库班的言论也引发对体育本质的反思,近年来,NBA屡屡卷入政治与社会议题,从莫雷事件到球员平权运动,体育似乎不再是“纯粹的竞技场”,球爹式的炒作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——球迷讨论的焦点从赛场表现转向场外闹剧,前NBA球员查尔斯·巴克利曾批评道:“当炒作取代实力,体育精神便濒临死亡。”
支持者认为,现代体育本就是商业与娱乐的复合体,库班本人便是典型例子:他通过参与《鲨鱼坦克》等节目提升个人影响力,进而推动独行侠的品牌全球化,这种“良性炒作”与特朗普、球爹的策略是否存在本质区别?或许关键在于是否以真实价值为基石。
随着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的演进,舆论操纵手段将愈发隐蔽,库班在采访末尾建议,公众应培养“批判性注意力”:“当特朗普宣称胜利或球爹预言冠军时,不妨多问一句‘谁在受益’。”
体育联盟也开始规范言论边界,NBA近年加强对球员及家属不当言论的约束,而政治圈则推动社交媒体平台完善事实核查机制,在流量至上的环境中,炒作与信息的战争远未结束。
库班的类比或许刺耳,但无疑撕开了时代的一角:在注意力经济的浪潮中,体育与政治、商业与娱乐的边界正加速溶解,当炒作成为大师们的通用语言,公众唯有保持清醒,才能在这场喧嚣中守住价值的灯塔。